弘扬工匠精神 争做技能标杆

——记集团“岗位标兵”林丙琛

/林勇  胡允料

什么是匠人精神?作为一位已在华峰一线岗位兢兢业业工作多年的员工——林丙琛,你如果向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,他或许无法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,但是,他“重复一百次,只为一两秒”的工作态度却是最好的写照。十年风雨,他用他十年如一日的全情投入,用他对工艺技术精益求精的严苛态度,用他对技艺传承的无私奉献,给我们演绎了一位华峰人对“匠人精神”的不懈追求。


匠人精神,持之以恒

20096月,林丙琛入职成为了华峰氨纶纺丝D2车间一名操作员。在瑞安,能进入这样一个福利好、待遇佳的大公司,他深感满足,并下定决心努力工作,不辜负这份难得的幸运。

如此朴实的愿望,弥足珍贵的是持之以恒地坚守:在每一个普通枯燥的工作日中,在每一次无法与家人相聚的节假日加班中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十年的时光磨去了林丙琛身上的棱角,却从未消融他对工作的那份热爱和执着。他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,到现在的样样精通,且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类故障;从绩效险险达标的新人小白,到现在的技压群雄,频频获奖,大家惊叹他的进步和成长,却不知其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。据林炳琛回忆,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车间18系列上的工作经历。在纺丝D2车间,每一位操作员分别负责一条系列,谈起18系列,操作员们都是眉头紧锁,避而远之,由于四个研发试验位号的存在,18系列的生产很不稳定,故障特别多,工作量远大于其他系列。考虑到公平,纺丝D2内部其他班组都是轮流安排人员的,唯独林丙琛班组不一样,倒不是他们特立独行,而是林丙琛自己申请负责那条系列。“当初的想法很简单,故障多,锻炼的机会也多。”林丙琛平静地说道。事实也正是如此,一年多充实的工作经历,让他快速成长,专业能力也突飞猛进。千帆过尽,初心未改,林丙琛始终以勤勤恳恳、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奋战在生产第一线。2018年,他荣获集团“岗位标兵”称号,荣誉于他,可谓实至名归。一时的成就不能证明什么,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是“匠心独具”。

这就是匠人精神:他们或许平凡,工作琐碎枯燥,长年累月,循环往复。但他们从不会因此变得消极懈怠,怨天尤人,而是始终做到任劳任怨,不辞辛苦地干好本职工作


匠人精神,精益求精

入公司以来,林丙琛深知技能水平的好坏与自己在公司价值高低息息相关。他一直潜心钻研业务,埋头苦练技能,争取成为一个高价值的人。“生头”作为纺丝操作员的一项必备的技能,是检验纺丝操作员水平的重要标准,主要分为分丝上丝两大步骤。为缩短生头时间,林丙琛不断在实践中探索,大到研究设备的运作规律,小到精简每一步操作,他都会尽力做到高工效,低污损,零事故,有时候为了改善一个动作,甚至练习上百次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不断总结经验,发现了几个规律,比如在分丝时,充分利用罗拉转动产生的微风将氨纶丝吹离假捻器再分丝,能提高效率;上丝时,吸枪从导丝器中部开始前后来回吸丝,能降低断丝概率等等。除了平日里的自我练习,林丙琛会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等级考试和技能竞赛,在高压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,这也为他赢得了很多荣誉。2015年到2018年间,在公司举办的“三创”技能比武中,他连续三年荣获“32头纺丝生头技能比武”第一名。“林丙琛以前的生头成绩上下波动很大,通过几年的锻炼,他的水平明显稳定了很多,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。”同事虞海滨评价道。2018年,氨纶公司实施36头技改项目,原本的72根丝变成了108根,且操作空间大幅减少,这给操作员带来了一定的挑战,但这便没有难倒林丙琛,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,他很快就上手了,并跨车间参加了技能比赛。陌生的机台设备和操作环境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发挥,他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稳定的心理素质,以领先第二名近1分钟的优异成绩,战胜了具备主场优势的众多好手,赢得了比赛。当时的场面特别欢欣鼓舞,他却只是微笑,之后也没再多提。“他的手很灵活,分丝很流畅,有种行云流水的感觉,短时间内真没办法赶上他的进度。”同他一起参加比赛的同事感慨道。

这就是匠人精神:他们不言荣誉,不谈付出,只有对工作细节的精雕细琢,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,对更精技术和更高工艺的无限追求。


匠人精神,承前启后

林丙琛的勤奋刻苦和对工作的认真执着感染了身边的许多同事,也使他肩负起了担任新人技术辅导员的任务。作为一名具备5年传帮带经验的老师傅,他先后带了十几名学生,大部分成为了班组骨干,他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式。他认为,传帮带过程中,除了严把质量关,紧抓技术熟练度,更重要的是从心出发,通过心理引导的方式,使新同事适应新环境,积极主动寻求自我发展。

“新同事在最初的工作阶段,对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比较生疏,会出现操作失误且反复犯错等情况,容易导致新员工产生心灰意冷的负面情绪,甚至萌生离职的念头。这就要求师傅要不时地关注他的思想动态,引导他建立积极的工作状态。”林丙琛这么说也这么做。他的徒弟蔡伟光在转正期间,由于对操作规程没有理解透彻,有一次在套纸管的时候未对齐,偏差了1.5cm,导致40多个丝饼偏位降等。事情发生后,班长批评了林丙琛并对他进行了考核,但林丙琛并未将怒火发泄在他身上,而是耐心地再给他讲解一遍操作规程,并现场操作给他看。师傅脾气真的很好,他从来没有责备过我,而是用言传身教影响我,他教得也很用心,一边手把手地传授我技术要领,一边默默帮我分担工作,让我有更足的时间练习技能,特别感谢师傅的耐心指导。徒弟蔡伟光说。现在, 蔡伟光表现优异,转入白班工作,并考取了纺丝三级技师。

林丙琛说:“师徒是缘分,师徒既是师生,更应该是战友,是兄弟。”他用真心诚意换来了徒弟们的尊重爱戴,成为了他们成功路上不断跋涉的无限动力。

这就是匠人精神:优秀的技艺不应只停留于一个人的追求极致,而应该被更多的人继承和发扬

华峰拥有着许许多多像林丙琛这样具备“匠人精神”的优秀工作者,他们虽然工种不同,收入不等,但是,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,尽最大的努力,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。他们像一盏盏指路明灯,为身边的人照亮前进的方向,助力华峰这艘大船乘风破浪,扬帆远航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
© 华峰集团2009-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,如欲转载,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,否则,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