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同的风景

佚名/

不知道从何时开始,我开始喜欢胡同,还有胡同里的风景。

我一直以为,没有什么比胡同更能够代表一个城市存在的真实感。

其实胡同这个名字是属于蒙古语的,在中国古人那里叫“阎闾”在诗人笔下叫“巷陌”,叫法虽有差异,实质却比较相同,只是不到现场的人根本无法体会其中的精妙之处。一个人,沿着小巷深入,左转右转,用不了多久,就会晕头转向,似曾相识却又不曾相识,感觉不通而又展转相通,只有到这时候才会真正理解什么叫“巷陌”,什么是胡同。

胡同的存在,看似偏远难寻,其实非常之近。从宽阔的大街转一个弯,从灯火辉煌的高楼大厦斜对过,走过一个街口,马上就进入了最最普通的街口小巷。这种情形,从最繁华的北京上海到西部的边远县城,没有差异。在胡同这个层面,没有一二线的区别,也没有三四线的差异,这正如繁华也许各有不同,但质朴从来区别甚微。

胡同里的生活,悠静安闲,极少有十万火急的事情。胡同里有穿圆领衫的老伯,一把小竹椅,一个蒲扇,慢慢的摇着,什么话也不需说;有穿着大襟衫、缠了又放脚的大娘,一边追一边骂着前面跑的孙子,还有光着脚趿着拖鞋,一边走一边抽烟的男子,以及素面朝天的女子,她们在谋着最简单的生计,怡然而自得…在胡里生活的人并非如外人所想的自卑,他们自有其乐。他们在这里出生,在这里上学、娶妻、生子,现在老了,他们过着与大家差不多的生活,很是自足。

有的子女离开了胡同,奋斗到更大的街上、更高的楼房上去住。还有奋斗到更大的城市去住了,这让他们自豪,也是老人们最喜欢的话题。胡同小,车辆难言以通行,所以节奏就慢了,主要是步行,间或有自行车穿过,铃声清脆而悠远,这里人们的生活是从容的,没什么急,急也没有什么用,在胡同里看来,天下无事,庸人自扰,再大的新闻到这里都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。

胡同里的情景是相对静止的,熟悉而世故。胡同里的楼外布线也密密麻麻,走廊里也摆得重重叠叠。色彩也暗淡无华,多数只是平淡的红砖,随着时间的推移,慢慢成了土黄色。

胡同里的人相信天道神灵,相信因果报应。胡同里的小店所面对的来来回回都是熟客,即便是叫不上名字,但住在那里、家有几口、性情好恶也总知道几分。所以胡同里的小店极少欺诈。这里不可能有大酒店,只有小酒馆,他们的名字也舍弃一切洋名,甚至不需要名字,一面“酒”字旗即可。胡同里绝没有足浴、按摩这些乱七八糟的营生,因为他们信奉着古老的信条,怀揣着对“善恶有报”的敬畏。所以,从某些方面来说,胡同里的饭是最香的,胡同里的店是最诚信的,胡同里的生活也是最干净的。

喜欢了胡同里的风景,人生就会慢慢变得踏实,从容,淡定。

     
© 华峰集团2009-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,如欲转载,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,否则,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