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团门户     中 -文   |   English
快速导航
媒体关注
在这里,我们聆听媒体对我们发出的声音。
尤小平:做好“加减乘除”让草根成为树根

  

    用加法做强主业;用减法做精其他产业,同时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开展流程再造,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;用乘法进行资本运作,延伸企业的产业链;用除法淘汰、舍弃技术含量低、盈利能力弱、市场前景差的产品与业务,切除一切影响成本、效率的因素——这是华峰集团成长为全球最大聚氨酯鞋革树脂生产企业,坐拥两家自主上市公司,科学健康发展的秘密。

  善于做此“加减乘除”的高手就是该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。

  上市是把“双刃剑”,要在阳光下追求利润

  记者:华峰是温州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企业,听说旗下第三家公司也上市在望,华峰上市带来最直观的变化是什么?对温州企业上市您有哪些经验和看法。

  尤小平:对于一些成长型、科技型、创新型的温州民企来说,上市后将进入一级金融市场去融资,而不只是依赖银行,而它上市的目的要更多地考虑企业的“转型”与“规范”,最终实现快速发展,对于这些胸怀远大的企业,上市永远都只是第一步。

  如果问上市给企业带来最直观的变化是什么,拿华峰氨纶和华峰超纤两家上市公司来说,我认为,就是企业由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,如果说企业上市前是做“加法”的话,那么上市后企业则是在做“乘法”。记得2006年华峰氨纶带着4个项目首发上市,当时,公司的产能只有1.2万吨,今天,华峰氨纶的产能已经提高了4倍多,达到了5.7万吨,发展成为全球第三、国内最大的氨纶生产企业。

  当然,上市是把“双刃剑”,但只要我们追求阳光下的利润,寻找符合市场与国家政策导向的新项目继续投资,就能提升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。

    草根企业变树根企业,政府要做好“五低”

  记者:振兴实体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,您怎么看待实体经济的未来?

  尤小平: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,我带去了一份《关于支持引导企业回归实业做强实业的建议案》,呼吁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,呼吁企业回归实业、做强实业。近几年来,受金融危机及宏观经济形势影响,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实体经济受到冲击,不少资本转向“短平快”且获利高的市场,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“虚拟经济火爆,实体经济艰难”的局面。然而不管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,还是至今依然扑朔迷离的欧债危机,我们可以看到,若要成功应对危机,就必须要有发达的实体经济作基础,也就是说,虚拟经济的最终出路在实业。

  在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下,要让实体经济有奔头,消除企业回归实业、做强实业的障碍,一方面我们这些有着很强生命力,容易受到气候影响的“草根企业”,要逐步发展壮大转变为“树根企业”,增强抵御风险适应气候的能力;另一方面,我们各级政府在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同时,要做到低税成本、低物流成本、低要素成本、低土地房产成本、低融资成本的“五低”,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,让企业轻装上阵,相信实体资本一定会重回实体产业,实体经济也一定会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。

  政府要特别考虑结构性地减免税费。在香港,企业纳税总共才17%,和个人所得税一样,而在资本市场取得的利润不用交税。

  另外,国家制订的法律应该是感性的,不能一切都死板地按规定来,应该有所变通。所谓“特区”是什么?就是制订最低的政策,相当于是挖条沟,那么水自然而然就汇集到那里去了。

  企业推广责任关怀,可助推幸福指数提升

  记者:作为全国人大代表,您连续5年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在企业界倡导推广“责任关怀”的建议。“责任关怀”和平常我们提到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,是不是一回事?

  尤小平:“责任关怀”作为企业关爱员工、关爱环境、关爱社会的一个先进的发展理念,与社会责任是一脉相承的。“责任关怀”是加拿大的一家企业发起的,其核心包含安全、健康、环保、节能减排等。可从资源与产出效率、税收贡献率、员工关怀等方面作具体阐述。就关爱员工来说,我们提出“没有员工的幸福,就不会有企业的幸福。”我们一直把追求幸福企业和转型升级作为华峰最大的事业追求。在华峰,对员工的关爱,我们不仅是说在嘴上,放在心上,更是安排在制度上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上。

  我们考察过周边企业的情况,将静态工资定位在略高于市场,而动态工资的差别更大,积极推进绩效考核,倡导多劳多得,能者多得。通过三种方式进行激励,一是薪酬,二是绩效,三是虚拟股权,即其持有者可以按照虚拟股权的数量,按比例享受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,让员工更多地分享企业的成果,打造利益共同体。

  我们提倡为员工提高幸福指数。比如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沙龙、讲坛、论坛等文化活动,让很多来自全国各地不能很好地融入温州这个环境的员工进行交流、沟通,让他们的内心世界活跃起来,提高生活质量。

  简单来说,我们通过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、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、实现全员社会保障、加快员工成长成才,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、生活环境、工作环境与制度环境,让有能力的员工脱颖而出,让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得成事的员工走上管理岗位、走上致富道路。当然,责任关怀的对象不仅仅是员工,同样的每一个员工的价值实现也不仅仅是为自身,还有企业和社会。如果他在企业里的价值不高于社会价值,他就留不住。

  慈善事业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我们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就不忘回报社会,一直积极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。这些年,我们在助学助教、抗震救灾、绿化建设、扶贫济困等方面已捐资8150多万元。民营企业家这个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群体,只要有能力,就要无条件地去帮扶那些需要我们帮扶的人,助推社会幸福指数的提升。

  (本文转载于2012年3月29日《温州晚报》 记者 张静雅  摄影记者 余日迁)

 

已阅读完毕,可选择 返 回 上一篇 下一篇